找到相关内容366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格义新探

    也曾讨论到格义的问题。以下分别就这些原文来看:  1.释道安:典籍中最早使用「格义」一词者  《高僧传》卷五.义解二.〈飞龙山释僧光〉传:  释僧光……值石氏之乱,隐于飞龙山,游想岩壑,得志禅慧。道安...粗略区分格义究为「桥梁」﹖还是「会通」﹖的一个线索,那就是在比附诠释的过程中,作者是否有意将二者等同起来,而隐匿其差异性﹖若是,则格义目的在会通,若否,则目的仅在传递,不是作为究竟义解。如道安晚年已自觉...

    李幸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02470813.html
  • 试论隋与新罗的“佛教外交”

    接触各种学问﹐一度入山修行﹐然后  在陈传佛﹐声名大噪事﹐似有所本﹐而圆光能收入义解一门  是由于他在佛学有一定造诣所致----他曾着《如来藏经私记  》和《大方等如来藏经疏》﹐不过均未传世。总之﹐圆光...

    黄约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24270924.html
  • 僧叡对空有二说之会通

    产生义解上的根本错误,导致六家七宗对「般若」有着南辕北辙的理解,因此当他有幸再度参与佛经的译述时,就特别的以道安当年所提的译胡为秦的「五失本,三不易」[注4]做为自我剔夕的座右铭。  当吾人回顾弘始...

    涂艳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544371109.html
  • 中国禅宗的心性论主张与传统思想背景

    基本思想还是与“二入四行”相符的:舍离文字义解,直彻心源;“于自性中,万法皆见;一切法自在性,名为清净法身”;一切般若智慧,皆从自性(佛性)而生,不从外入,若能自识其性,“一闻言下大悟,顿见真如本性”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83571296.html
  • 王雷泉:佛教教育的目的、方法及前瞻

    即依六度,而分为译经、传宗、遗身、利物、弘法、护教、摄念、特志、义解、感通、证悟、神化十二科。载入史册的历代高僧,是佛教教育的典范,而僧传的分科也表明成才的途径广泛多样。是谓行行出状元,条条道路通宝所...

    王雷泉 ( 复旦大学宗教研究所)

    |世界佛教论坛论文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72773263.html
  • 周叔迦:杌人集(2)

    《十二门论》为宗主,以鸠摩罗什为开祖,但是实际在中国古代只有三论师而无三论宗的名称。因为在南北朝的时候,僧侣各习专经。往往博采群家,独立己见,在义解上、修行上都无一定不变的传统。同是三论师,而所有解释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15573409.html
  • 法相唯识学的三性说及其中道思想研究

    大类法,又细分成七十五小类。五类七十五法的理论模式表明,声闻佛教有用一个轴心理论去统摄佛陀教法和宇宙万有的意图,其思路与部派佛教以四谛来组织论典的作法是一样的。佛陀寂灭后佛教的义解歧出,尤其大乘兴起后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2273506.html
  • 东晋慧远法师《法性论》义学的还原

    传法性论宗要之无误。 另南齐义学大家刘□,以所尚顿义解《无量义经》。而〈序〉中即引〈法性论〉来解「顿」: 立顿者,以希善之功莫过观于法性。法性从缘非有非无。忘虑 于非有非无,理照...

    赖鹏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383673948.html
  • 刘汝霖:唐玄奘法师年谱(1)

    罗国时城外西南纳缚伽蓝﹐有磔迦国小乘三藏  ﹐名般若羯罗﹐闻缚喝罗国多有圣迹﹐故来礼敬﹐其人聪慧  尚学﹐少而英爽﹐钻研九部﹐游泳四含﹐义解之声﹐周闻印  度﹐其小乘阿毘达磨迦延﹑俱舍﹑六足﹑阿毘昙等...

    刘汝霖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4674076.html
  • 阿字观用心口诀浅释

    告示云:阿字形四方面事:四方面共平等可观阿字形。所有梵字皆尔。虽然,初心行者,可观一方面;何者?难观故也。熟达自然可成就四方观也。如是,则回字当作周匝义解。   今此阿字莲华月轮之中;若莲华计观。若莲...

    王弘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8361879586.html